皈依需要注意什麼事項呢禮品設計 皈依需要注意什麼事項呢.....
如題,有要注意什麼事情嗎...皈依之後在日常生活上要做哪些事情...等等之類的問題...請各位大德回答一下...感恩
不用想太多..皈依之後..該上學..工作..吃飯的..照舊..首要的..盡力守好五戒即可...如有餘力..再行六度(施.戒.忍.進.定.慧)有時間..可以讀一些白話的正信佛學書若家裡有設佛堂..早晚禮個佛..燒不燒香隨意一切隨緣自然就好..不用搞有的沒的.把自己弄得神經兮兮.或特異於常人..
我們學佛都要皈依,但「皈依」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大家並不清楚,往往被人弄錯了,所以一定要把「皈依」的真義弄明白,有一個正確的瞭解,才能進入正道,所以今天要講「皈依的真義」。
「皈依」是恢復還原之意,一般講「皈依」,有「皈依三寶」,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大家常常把它解釋成皈依釋迦牟尼佛。
那麼釋迦牟尼佛是誰呢?就是歷史上印度的一位王子,他修行成佛了,我們皈依佛就是皈依他——這樣的解釋不合乎釋迦牟尼佛所講《金剛經》的真諦。
那麼正確的解釋是什麼?應是恢復我們心中的佛性(覺性),它是無形無相的,恢復這個無相的佛性,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
《金剛經》告訴我們不能以三十二相來鑑定某人是不是「佛」,用有相的標準絕對沒有辦法鑑別誰是「佛」,因為「佛」沒有形相,而是無相的覺性!
這個覺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並且沒有分別!
也就是說你的覺性和我的覺性和釋迦牟尼佛的覺性是沒有辦法分別的,它們是同一體的。
如果這個覺性可以分別,那一定是錯的。
禪宗稱自己的佛性為「自性」,這個自己的覺性、自己的佛性,我們應有把握瞭解。
如果要去瞭解別人的佛性、別人的覺性,會覺得隔了一層,沒有把握;但是瞭解自己的佛性、自己的覺性,怎麼會有困難呢?而我們自己的佛性、自己的覺性,既然和一切人、一切佛菩薩的佛性、覺性是一體的,所以只要從自己的佛性、覺性下手,一旦瞭解了以後,那麼一切眾生、一切佛菩薩的佛性、覺性,你也就瞭解了!
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我們皈依佛,就是要恢復自己的佛性、自己的覺性。
如何是恢復了自己的佛性呢?就是找回了自性,覺悟了自己的佛性,這就是「皈依佛」。
所以「皈依佛」的真諦不是向外馳求,不是向外尋找一個佛,然後去皈依他,去聽他的指導,而是回頭找回自己的佛性、自己的覺性,也就是找回真正的自己——本來面目。
「皈依法」也一樣,是恢復自性中的法——所謂道生法之意。
一切法都是由我們的菩提心生出來的才是正法,不要心外尋法,因為自性能生萬法。
「皈依僧」又是什麼意思?就是結合修行的清淨同伴。
這些同伴是清淨的修行者,他們也都努力在找回自性。
我們在修行當中是需要道友互相鼓勵、互相切磋,來幫助修行,所以有需要「皈依僧」。
當我們真的能夠找到修行的清淨同伴,那麼你在修行的路途當中就會比較順利;也就是我們不是孤獨的一個人在修行,而是和一個團體、一群清淨的修行同伴一起修行,如此就能更順利地修行成道。
修學佛法,入門就是「三皈」的傳授。
「三皈」是佛法修行的總綱領、總方向。
學佛是從三皈做起,它是學佛人這一生必須遵行的修學總原則。
第一、皈依佛,第二、皈依法,第三、皈依僧。
古時候這種說法,大家不會發生誤會,可是佛法自古流傳至今,依中國歷史所記載已有三千多年,代代相傳,免不了有些不正確的知見摻雜在其中,錯解了三皈依的真實義,即中國人常說的「以訛傳訛」。
《六祖壇經》是唐代的著作,距今約有一千三百年。
六祖大師在《壇經》裡說「三皈依」,則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而不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這使我們聯想,早在唐朝時,大概就有很多人誤會皈依三寶的意義。
如果沒有人誤會,六祖又何必用這種說法!
必然是有很多人錯會了。
一千三百年前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有人產生誤會,何況又經過一千三百年,今天講三皈依,難怪大家錯會其義。
《壇經》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六祖解釋佛法僧三寶:「佛者覺也」,「佛」是覺悟的意思;「法者正也」,「法」是正知正見;「僧者淨也」,「僧」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
這樣教導我們「皈依」。
「皈」是回頭,「依」是依靠。
什麼是「皈依佛」?一般人對自己、對眼前的生活環境,確實是迷而不覺。
佛教導我們從迷惑顛倒回過來依正覺,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
由此可知,佛法講的「三寶」有很多種說法,皈依覺是「自性三寶」。
如果向自性之外求學,就是佛門所謂的「外道」。
佛家講外道,不是輕視別人,而是心外求法稱為「外道」。
佛法教我們從心性中求,所以佛法是「內學」,從自心裡求,不是向外求。
向外求就錯了,一樣也得不到,向內求則有求必應。
這個道理,不但佛在經論上說得很清楚;中國的儒家、道家,也說得很正確。
皈依三寶,真正的皈依處是依靠自性三寶。
從迷惑回頭依自性覺,這句話說得很容易,可是究竟應如何作法?我們很想回頭,很想覺而不迷,卻偏偏迷惑顛倒。
如果不落實在生活中,這種講法就變成玄談,變成玄學,而實際生活上得不到受用。
所以,「迷」與「覺」的現象是什麼,也就是「迷」是什麼樣子,「覺」是什麼樣子,「佛菩薩」與「凡夫」那裡不一樣。
我們從這裡可以摸索出一條道路,能找到真正的皈依處。
《華嚴經》的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佛菩薩。
他們所表現的,就是現前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動,無論各行各業、男女老少所表現的種種身分。
在日常生活中,似乎與凡人沒有什麼差別,他們也穿衣、也吃飯、也上班工作、也應酬,這些皆與我們相同。
相同中的不同之處何在?在他的心清淨。
事跟我們一樣,沒有絲毫差別,我們每天工作八小時,他也工作八小時。
我們在生活中天天生煩惱;他們則是天天生智慧,這就不一樣。
我們生活、工作、應酬都生煩惱;他們生活、工作、應酬都生智慧。
何以見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證明。
他到黃梅見五祖時,曾經向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
我們讀到這句話,有很深的感觸,他的心常生智慧,我們的心常生煩惱,這就是佛菩薩與凡人不同之處。
智慧怎麼生的,煩惱從那裡來的,只要搞清楚,就知道從那裡回頭、依靠什麼。
煩惱從妄想分別執著而生,這是佛在《華嚴經》上說的。
我們穿衣吃飯有妄想分別執著,每天上班工作也有妄想分別執著,待人接物還是有妄想執著,在此處生煩惱、生七情五欲、生貪瞋癡慢,煩惱永遠不斷。
由此可知,「妄想、分別、執著」是「輪迴心」。
六道輪迴是這個念頭造成的現象。
我們日常生活、工作、應酬,就是造輪迴業。
輪迴心造輪迴業,即是迷惑顛倒。
我們學佛,佛教導我們回頭,皈依自性覺。
自性覺就是佛性。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超越世出世間法。
永離妄想分別執著,即是真心、佛性。
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的生活即是菩薩行。
每天上班工作也是菩薩行,一天到晚應酬還是菩薩行。
關鍵在此,就是將妄念轉過來,從觀念上回頭。
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所用的就是真心。
「真心離念」是大乘經上常講的。
念是妄想,妄想是妄念;真心裡沒有妄念,真心是清淨心、是平等心。
清淨心生活,生活清淨;清淨心工作,工作清淨;清淨心應酬,應酬清淨,無一不清淨。
心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則國土清淨。
也許有同修說:「我做工作需要思考,要是不想,我的工作還能做得成嗎?」沒錯!
當你工作需要思考時,儘管去思考;工作做完了,就不要再思考了。
工作放下還去想它,就是妄想。
「念」有妄念、有正念。
「正念」是自己工作範圍之內的,除此之外,就不再想其他,其他與我不相干。
這樣,你的工作能做得好,煩惱、妄想少了,智慧就增長,工作就很順利。
一切時一切處,知道長養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則任何事都會做得格外好,生活也會更愉快。
我們也要學惠能大師,「弟子心中常生智慧」。
現在做種種工作皆須思考,這是習氣。
真正修行,這種思考的時間會愈來愈短,思考的程度會愈來愈淡薄。
若功夫成熟,無論從事那一種行業,皆不需要思考。
智慧現前,何必思考!
智慧未現前時,還是離不開思考,但是要把思考的範圍縮小、時間縮短,儘速將其程度減輕,使智慧漸漸往外透。
若想得太多、太遠、太深,則智慧完全無法顯露,因為妄念障礙了自性本具的智慧。
若將「覺」與「迷」的樣子搞清楚,理論也明白一些,必須認真做,真正下功夫。
須學諸佛菩薩運用六根,眼見的是色相、耳聽的是音聲,練習見色聞聲,六根對六塵境界起作用時,學「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真智慧。
再學「不起心、不動念」,即是修清淨心、自性本定。
眼見色、耳聞聲,不起心不動念,即是大禪定。
定慧就在日常生活中修,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中修,這是從根本修,是高級的修行方法。
《華嚴經》中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在這方面用功,所以不拘於形式。
修禪定不是盤腿面壁,而是六根在對六塵境界時,不起心不動念。
不分別不執著是「智慧」,轉貪瞋癡為戒定慧,轉煩惱為菩提。
我們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貪瞋癡;佛菩薩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起作用是戒定慧。
此即何以菩薩常生智慧,我們常生煩惱。
煩惱就是貪瞋癡三毒,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從妄想分別回頭,從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回頭,依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此即「皈依佛」。
「法」是對宇宙人生正確的認識與見解。
真實智慧現前,思想、見解才是正確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想法、看法皆是錯誤的。
我們是初學,一定要依靠經典,來糾正我們錯誤的見思。
經上所說的,就是諸佛菩薩的正知、正見,決定是正確的。
依照經典修正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即佛在經上教我們怎樣做,老實學著怎麼做就對了。
因此,皈依佛是總綱領、總原則;「皈依法」是教我們如何從日常瑣碎事務中修學,遵守佛的教誨。
佛的經典很多,我們是不是要每部經都學習?不需要!
佛經是當年佛教導大眾的記錄。
每個眾生有他自己的困難與迷惑,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佛教他解除迷惑顛倒、離苦得樂的方法,以後記下來就成為一部經。
可見他是經由佛陀一次的指導,就得利益,就解決問題。
由此可知,一部經就夠了,這是決定正確的。
現在我們沒遇到佛,佛留下這麼多經典,要依靠那一部才好,這是很現實也是很困難的問題。
佛好比是大夫,我們都是病人,遇到大夫為我們診斷用藥,真的是藥到病除,解決問題。
現在大夫不在了,留下一大堆的處方(經典好比處方)。
我們是病人,這處方要是用對了,病就好了。
如果用得不對症,麻煩可就大了。
佛法確實如此,經典的理論修行方法若與根機相應,這一生決定成就。
若不相應,如同吃錯了藥,不但這一生救不了,還帶來更大的麻煩。
各位同修一定深有同感。
何以見得?許多學佛的同修,未學佛前還好,學佛以後煩惱更多,愈學麻煩愈多;個人、家庭一大堆的麻煩都來了,那是藥不對症,吃錯藥了。
剋實而論,「法門」的選擇是一件大事,但我們無能力亦無智慧。
如同自己害病,大夫遺留一大堆的處方放在這裡,卻沒人指導,這事情麻煩。
要是碰碰運氣,不太可靠,就像買獎券,想中特獎並不容易,沒那麼幸運。
必須要依靠真正有修有學的善知識,幫助我們選擇法門。
然而,當今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不多,一生未必能遇到,遇到了也未必認識他。
愈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愈謙虛,你若問他;他回答「我不會,我沒有智慧,沒有能力,沒有修持」。
若說「我行,我有智慧,樣樣都行」,那不是真的。
現今我們都沒有能力辨別真假。
唯一可行的,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早已為現代人指示出一條明路,即是《大集經》上說的,「正法時期,戒律成就。
像法時期,禪定成就。
末法時期,淨土成就」。
無論依中國或外國的說法,我們皆是生在末法時期。
佛的法運: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我們生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二千年以後,即是末法。
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
我們決定選修淨土,老實念佛,決定成功!
這是遵照佛的指示。
有修禪成就的,也有修密成就的,那是極少的特殊根機,不是普通人。
我們仔細想想,自己是不是特殊的根性?上上根性的人可以嘗試學禪、學密、或學其他法門。
如果覺得自己的根性很普通,就老實遵守釋迦牟尼佛的指示,是很有希望的。
老實念佛,沒有不成就的,特別是讀了淨宗經論以後,仔細思惟研究,確實有道理。
在一切法中皈依淨宗經典,亦即在無量經典中,我們選擇淨宗「五經一論」。
這六部分量都不多,足夠我們一生受用,決不可輕視。
其分量雖少,若細講這六部經,十年也講不完,所以依照此六部經修行就夠了。
「皈依法,我們就選擇淨宗五經一論」,非常踏實。
淨宗學會成立時,於「緣起」裡提出行門的五大科目,即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五項守則:「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皆是淨宗五經一論所說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時時與佛所說的話對照,若相應即是正確的,就沒有做錯、沒有想錯;若與佛所說相違背的,就是想錯、做錯了。
我們真正抓住綱領,以此檢點、修正自己的生活行為。
「皈依僧」,「僧」是清淨、和合的意義,六根清淨,一塵不染。
特別是淨宗,著重修清淨心。
皈依誓詞中,「皈依僧,眾中尊」。
「眾」是指團體、社團。
世界上社團有很多,小則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團體。
佛告訴我們,學佛人的團體,在一切世間團體裡,是最值得尊敬與讚歎的,因為它是「模範社團」,可以作為所有社團的榜樣。
它的特點,是社團每一分子都能和睦相處,是一個和合的團體。
團體最怕不和,他們的想法看法很接近,「見和同解」,也就是建立共識。
想法看法一致,是一個團體和敬的基礎。
特別是在澳州,這兩天我們見到此地政府的兩位首長,都很慈悲善良,實在非常難得。
他們告訴我,「澳州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有各種不同的種族,與不同的宗教信仰,如何在異中求同,建立共識,這是非常重要的」。
這兩天我們接觸,彼此皆有此共識,希望我們在此地能團結發展,真實的基礎就是「見和同解」。
和合社團的第二個條件是「戒和同修」,持戒即表示守法,尊重別人,尊重法律,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尊重別人的宗教信仰。
彼此尊重而不排斥,就能互敬互愛、互助合作,社會才能和睦相處,才能繁盛,共存共榮。
佛門六和敬的團體,在所有團體中是最尊貴的。
「皈依僧,眾中尊」,我們要朝此目標努力。
別人不尊敬我們,我們必須尊敬別人;別人排斥我們,我們更要愛護別人。
用耐心與真誠感化他們,這樣才能達到和睦相處的目標。
「僧」字含有這層意義。
「皈依三寶」就是「皈依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
時常保持自己的清淨心!
清淨心就是覺心,就是覺悟,就是正知正見。
所以,「覺、正、淨」實在是一而三,三而一,皆指我們的真心本性。
自古以來,中國佛法有十大宗派,有無量法門。
無論宗派法門有多少,修行的方法皆可歸納為「覺、正、淨」三大類。
一般而言,禪宗、性宗(法性宗)是由覺門入。
禪宗的目標是要求大澈大悟、明心見性,這在覺正淨中稱為「覺門」。
禪宗以外稱「教下」,如天台宗、賢首宗、法相宗、三論宗,皆是從經典入門,即是由「正門」入。
用經典的教訓、理論與方法,修正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這是走正門。
「淨宗」完全用一心念佛的方法修清淨心,這是由「淨門」入。
「覺、正、淨」三門,「覺門」定要上根利智之人才能契入;若不是上等智慧,無法開悟。
由「正門」需要長時間,像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依佛的經教,長時間熏習才能契入;雖然中下根人可能契入,但時間太長。
比較起來,還是「淨宗」好,不必上上根機,也不需要很長的時間,一句「阿彌陀佛」修清淨心,定能往生、不退、成佛。
譬如,一個講堂有三個門,在門外看是不一樣,進了門就一樣。
由此可知,無論從那個門進來都相同,所以契入之時,覺正淨必同時得到、同時具足。
往生淨土即是契入佛境,這個方法是一切諸佛讚歎的,還是此法高明,因為它太方便了,既不需要上根利智,也不必浪費很多時間,的確是最殊勝的法門。
《無量壽經甄解》曰:「今就利益論,彼(指華嚴、法華)假此(指無量壽經)真。
何故?彼說速疾成佛道,不見速疾成佛人。
......今信不疑者,十即十生。
往生不退至菩提故。
初生處即菩提。
在世滅後但此一法故。
一切凡聖行無別故。
利益真者莫過斯。
」此明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論,若論真實之利,無有過於念佛往生淨土一法。
故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
這是將「如何皈」、「如何依」,為諸位說明清楚。
「自性三寶」之外,尚有「常住三寶」,此是形象。
佛像是「佛寶」,經典是「法寶」,出家人是「僧寶」。
形象上的三寶很有用,如果沒有三寶形象,今天雖將三寶的大意為大家講得很詳細、很明白,恐怕大家下樓就忘了,過兩天就完全沒有了。
因此,供養形象三寶的利益太大了。
家裡供養佛像,一見到佛像,就想到自己要皈依自性覺。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學佛菩薩,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見到佛像自然就提醒自己。
佛像就是這個用處,不是教你天天香花水果供養,向他磕頭,那一點用都沒有。
你以為這樣佛菩薩會喜歡你,佛菩薩早就跑了!
佛菩薩希望我們覺悟,不希望我們迷惑顛倒,但有不少人錯將佛菩薩當作神明看待。
所以,須知道供養佛像的道理,乃是提醒自己覺而不迷;見到經典,就要想到正知正見,正而不邪;見到出家人,就想到淨而不染,就會想起自己要修清淨心,要六根清淨,要跟大眾和睦相處。
如此時時提醒自己,利益就很大,因此住持三寶有這樣的功德利益。
由此可知,「住持三寶」很有必要,它是三寶的形象,但是要有實質的內容,才能真正得到利益。
如果沒有實質的內容,單是表面形式則不得利益。
大家明白道理,曉得如何入門,此即是「傳授三皈」,就是將三皈的意義、修學的綱領原則傳授給大家。
「三皈」的儀式是在佛菩薩形象面前發願、宣誓,從今而後發心一定要這樣做,由一位出家法師為你作見證,證明你確實發過誓,發願作一位真正的佛弟子。
三皈儀式簡單而隆重。
現代有許多很複雜且長時的儀式,又不懂得三皈的意義,糊裡糊塗皈依佛,皈依之後仍然糊裡糊塗過日子,這與佛法的教義完全違背。
真正回頭依靠自性三寶,此人完全改變了,一般講改造命運,甚至改造體質。
命運、體質皆可改造,心念回歸,就完全改變了。
三皈依的儀規,我們採用弘一大師從戒經節錄的三皈儀式。
弘一大師說,世尊當年在世,就是用此儀式為弟子們傳授三皈,所以我們也遵循這個儀式。
「皈依佛」,我們落實皈依「阿彌陀佛」。
為何不皈依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皈依阿彌陀佛,而我們皈依阿彌陀佛,正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期望。
「皈依法」,我們落實皈依《無量壽經》。
「皈依僧」,我們落實皈依「觀世音、大勢至」,這兩位菩薩僧寶。
若有人問,你有沒有皈依?「我皈依三寶」。
皈依那位法師?「皈依阿彌陀佛大法師,我是彌陀弟子」。
誰為你作證明?「淨空法師為我作證明」。
這個說法完全正確,而不是說我皈依淨空法師,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過去我傳授三皈時常講,我們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一個人。
皈依某一個人,就是把佛法的僧團分化了,此種過失很重。
若依戒經結罪,這是「破和合僧」,墮阿鼻地獄。
所以,證明三皈的法師是代表僧團傳授三皈,為我們作證明的。
從《壇經》看來,「三皈」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誤解,此事必須澄清,我們才有一條真正的出路
還有皈依上師也很重要喔! 因為老師是可以直指心性的教導你 就像佛菩薩是人生的一盞明燈一樣 而上師就像活的佛菩薩能夠適時的給予幫助 所以要多親近上師/老師!
各位大德是什麼意思,感謝各位大德各位大德,皈依,注意,五戒,一切隨緣,生活,佛學,白話,自然
大甲鎮瀾宮|繞境|八家將|擲茭|紫竹寺|車城福安宮|普賢菩薩|關聖帝君|文殊菩薩|城隍爺|修行|燒香|太歲|月老|佛經|因果|犯沖|走靈山|財神爺|北港朝天宮|媽祖|業障|土地公|地藏王|殺生|普庵祖師|吃素|輪迴|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31807384 禮品設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