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哪些羅馬建築呢羅馬建築 台灣有哪些羅馬建築呢 可以告訴我...台灣有哪些羅馬式的建築呢位於台中的又是哪幾個呢台中火車站和市政府算嗎?? 拜託拜託...幫幫忙感謝唷~~
台中火車站是日式建築台中市政府算是仿羅馬式建築喔 原因如下1.羅馬式建築的講義 http://www.eusa-taiwan.org/06Publication/Understanding%20Europe/Understanding%20Europe02%20Cultural%20Europe/UE0904%E6%AD%90%E6%B4%B2%E5%BB%BA%E7%AF%89%E8%97%9D%E8%A1%93%E4%B9%8B%E7%BE%8E.doc2.仿羅馬式建築的圖片 http://content.edu.tw/primary/art/sc_cs/002-C-07.htm 3.羅馬式建築的意義 自從日耳曼民族大遷徙及西元476 年西羅馬帝國亡後,歐洲陷入了數世紀之混亂及動盪不安,其後雖有卡爾大帝 ( 查理曼,Karl der Grosse / Chalemange) 締建 一統西歐的卡爾大帝帝國(查理曼帝國),並締造出「卡洛林文藝復興」(Carolingan Renaissance / Karolingische Renaissance)之盛世,然由於卡爾大帝帝國在卡爾大帝卒後陷入分崩離析之態,使得建築工藝未能穩固發展,時至西元十世紀,隨著封建制度及基督教信仰廣布全歐,社會秩序漸趨穩定,新的建築藝術乃應時而生,此即羅馬式建築(上圖:位於義大利比薩斜塔旁的 Campo dei Miracoli 教堂為羅馬式建築之模式)。

「羅馬式」(Romanesque / Romanik)此一名詞創立於十九世紀,含有「與羅馬建築相似」之意,此一術語最初用於建築藝術之用語中,係指歐洲自十世紀末至十三世紀的建築物中採用了古羅馬時期厚重外牆及穹窿拱狀的石造建築風格。

羅馬式建築的主要精神在於追求建築物整體之均衡安定的效果,它以飽滿之力度、疏密均勻之節奏及宏大之體積感而備受讚揚。

羅馬式建築之最大特徵尤在於拱頂工程的運用,建築師利用準確的交叉拱頂,在迴廊頂端正中央相互銜接,使得教堂內部空間大增。

在此吾人可明確看出,羅馬式建築所強調之量塊感與水平線,係為求得地面上之安定感,體現了靜態感,具體顯露出當時單純質樸的俗世生活。

然亦緣於羅馬式建築使用大量厚重石塊為建材,導致建築物內部光線為之暗淡朦朧,令人不自覺置身於神秘幽暗之氛圍中,更增加了基督教宣傳的心理效果。

參考資料 建築師
今天國立臺灣博物館的館舍最初建於民國四年(1915),日籍建築師野村一郎在設計時採用了仿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型式。

正面是典型的古希臘建築,三角形結構下用圓柱支撐,柱頭是簡潔的Doric式。

若是在進入博物館前先退後一些,變可以發現中央的圓頂塔了,這也正是整座建築的最大特色。

  走進博物館後,空間雖然不是很大,但華美的設計仍讓人容易將這裡誤認為某位歐洲貴族的官邸。

大廳中由兩側向上伸展的樓梯氣派非凡,扶手材質是珍貴的黑大理石。

大廳中的裝潢連燈飾都古典而華麗,尤其是二樓更令人有來到歐洲的感覺。

繁複的柯林斯式圓柱在雕飾上描了金漆顯得格外華麗,抬頭仰望挑高三十公尺,綴滿彩色玻璃的圓頂更是令人不禁讚嘆。

這圓頂雖沒有羅馬萬神殿的莊嚴神聖,但磅礡的氣勢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建築師想藉由哪些元素達到什麼效果?他成功了嗎?為什麼?   國立台灣博物館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日據時代,我們也可以從其歷史背景中了解到建築師所欲達到的效果。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商品陳列館」是國立台灣博物館最早的前身,日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 改為「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並通令將全島各地的產業標本集中於台北市舊彩票局廳舍(即太平洋戰爭被炸燬之總督府圖書館原址),以充實博物館的內容。

後來為表揚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對台灣的治績,故拆除台北天后宮舊址建築兒玉後藤紀念館,於大正四年(1915)落成,並將「總督府博物館」遷入,定名為「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紀念博物館」。

  從博物館的前身,我們可以知道這棟建築物是在展現日本殖民地發達的產業及治理長官的偉大事蹟。

做為台灣總督府的附屬博物館,它的目標也是一座教育全台灣的博物館。

既然是要炫耀國威,陳列館或紀念館當然要建得美輪美奐、氣派十足。

明治維新後,日本就憑著西化的成果迅速地躍升為國際強國,所以在建築上自然也受到西方很大的影響。

  日據時代台灣的建築有很復雜的變化,博物館建成時的1915年可以說是紅磚造的全盛時期,重要的建築物都採用紅磚造,形式上模仿文藝復興巴洛克式。

屋頂的形態也特別考究,有尖頂的、有圓頂的,也有斜面的。

  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吸取了大量的西方文明,獲得了臺灣之後,就開始有計劃的實施於臺灣,其內容是殖民政策與近代化路徑相輔相成的結果。

日人在臺灣的都市建設是以西方的計劃觀念著手的,臺灣的建築及城市很明顯地受到急驟的改造。

城市規劃的重點之一是:以西方巴洛克式幾何精神的計劃方式套進臺灣舊有的城市之中。

臺北在清末的近代化建設已有相當基礎,但計劃尚未全部實現,日人即來,故其風格是參半的。

  總括來說,我認為當時建築師設計這座建築物時,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建造一個氣勢磅礡,可以發揚帝國雄威的建築。

讓前來紀念館與博物館的人都能感受到日本強盛的國力,還有治理殖民地台灣的成果。

那為什麼要用西式建築呢?是因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吸收了大量西方文化,也應用在建築上面。

所以當希望將台灣整個「日本化」時,在建築方面才會捨傳統的和式建築而運用西式建築型式。

  建築師在設計上可以說是成功的,除了大廳稍嫌不夠寬敞,稍微減弱了氣派的感覺之外,這棟建築整體來說的確達到了炫耀國威的華麗。

在將台灣日本化的建設方針之下建了很多西方古典型式的建築,此棟博物館在其中也十分特出。

希臘的圓柱使人在仰望時感受到建築的崇高,圓頂更是精華所在,所採用的高級大理石材質非常講究,內部裝潢也華美瑰麗。

  雖然今日「國立台灣博物館」因為只有一樓的幾個展覽廳,展覽空間太小而難以發揮。

「國立台灣博物館」這樣一個應該代表台灣的頭銜也太過沉重,「國立台灣自然史博物館」或許會比較適合。

但不論博物館展示的內容為何,其實建築本身就很值得我們欣賞了。

也希望這博物館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定位,辦一些好的展覽,使更多人能有機會來欣賞這美麗的建築
台灣幾乎沒有羅馬建築。

羅馬建築這個詞,被限縮在一個很小的範圍裡面,台中車站、市政府那些,都屬於混和樣式。

我知道的比較標準一點的羅馬建築,在台南建興國中校門口旁邊有一座小教堂,那個比較接近羅馬建築。


羅馬式建築特色,台灣羅馬式建築,仿羅馬式建築,羅馬式建築圖片,羅馬式建築 英文,羅馬式建築風格,羅馬式建築代表,何謂羅馬式建築,羅馬式建築介紹,羅馬式建築有哪些羅馬式建築,卡爾大帝,羅馬建築,羅馬,台中火車站,台中市政府,建築,Carolingan Renaissance,Campo dei Miracoli 教堂,比薩斜塔

綠建築|客家建築|泰姬馬哈陵|石板屋|騎樓|東海教堂|巴黎鐵塔|木工|裝潢|巴洛克|雪梨歌劇院|希臘建築|傳統建築|浮雕|比薩斜塔|建築景觀|新藝術運動|知名建築物|建材|宗教建築|廟宇|閩南建築|高第建築|建築師|監工|地中海建築|展開圖|洛可可|歷史遺跡|老建築|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100908794 羅馬建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HOO 的頭像
    YAHOO

    知識收集中心

    YAH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