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節能減廢-綠建築風潮 好宅知多少 一節能建築 節能減廢-綠建築風潮 好宅知多少 (一) 節能減廢-綠建築風潮好宅知多少 最近豪宅熱成為預售屋的一股旋風席捲全台,許多建商紛紛推出大坪數、豪華內裝、與高級建材為訴求之建案,並配合水岸第一排或具備景觀視野的特殊條件,短時間內,炒熱了金字塔頂端的購屋市場,也讓一般大眾以為豪宅就是好的住宅,而對何謂好的住宅與其必須具備的條件失了焦。

所謂「千金能買黃金屋,萬金難買好住宅」。

絕不是只靠堆金砌銀的豪華內裝或崗石鍛鐵等高級建材就可以構建出一棟好住宅來,反而用大筆金錢過度裝潢過的住家,會讓家失去了所要有的溫馨與舒適,卻多了媚俗與不環保。

好的住宅會出現在車水馬龍的都會中,也會靜靜的佇立在花草縈繞的鄉間;它可能是一間單層的公寓,也可能是獨棟的透天厝或別墅;他可以是五臟俱全小套房,也可以是百坪以上的大宅第;這些都不是判斷好住宅與否的條件。

好的住宅除了有其必須具備的一些客觀條件外,另外一個相當重要的決定因素是居住在其中的人。

居住者如何營造住家的內部狀況與居家氛圍,往往才是決定好住宅與否的關鍵因素。

假若人的主觀因素能配合好住宅的客觀條件,便能讓住家成為一棟溫馨、舒適、健康、與環保的優良住宅。

從最近一些介紹日本建築師設計與監造的住宅案例中,可以發現許多例子的室內面積都不大,十來坪頂多二十多坪。

這樣的住宅在台灣算是相當小的面積。

但在書中可以看出,屋主花費相當的心力維持建築師當初建屋時的設計初衷,居住期間除了一些必要的整修外,絕不輕易更動任何室內的格局與擺設,並讓居住者和住家互相融合為一體。

反觀在台灣,許多人不珍惜住家環境,隨意堆置雜物,不知不覺地讓住家可用的空間變小了,於是拼命想辦法將家變大些。

不是前院加蓋成了廢棄物堆積場;便是廚房外移,後院不見了,換成通風不良、採光不足、低矮悶熱的備膳與用餐空間;或是陽台外推,頂樓加蓋,防火巷搭建違章…,這種全民造屋運動的結果,成就了台灣這種充滿加蓋與違章的住宅風格。

增加的空間繼續堆積雜物,惡性循環下,大家習以為常並坦然接受這種環境。

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從大都市到鄉村小鎮,所有的市容街景大同小異,只見到處是鐵皮屋加蓋或違章施工,成為這種沒有特色的特色住宅文化。

若要讓住家成為好的住宅,首先居住者的心態必須先做調整。

家的意義是什麼?我和家的關係又是為何?我需要怎樣的住宅?當我們把這些問題逐一釐清後,我們住家的條件離好的住宅更近了。

住宅若能在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好的住宅必須具備的各種客觀條件,要比房子蓋好了再來做變更施工,會更有效率、更經濟。

很可惜的是,建商往往先考慮如何降低成本,增加獲利。

如何在法規允許的範圍內,將建案的建築面積蓋到極限。

許多節能減碳的措施常常只是做做樣子,真正運作時往往效果不彰,購屋者則成了冤大頭而不知了。

由於建商蓋房子主要以獲利為考量,要建商犧牲部分利潤並增加成本去營造好的住宅品質,消費者必須額外支付購屋的費用才行。

這種強調居住品質的住宅訴求,能否在市場上被大眾接受,目前來看不無疑問,也只有少數建商會去嘗試。

好的住宅或理想的住宅一般建商不會蓋,因此才會出現所謂的「自建宅」的一股風氣產生。

想要一棟好住宅人,要先找到一塊建立或農地,依照自住宅的需求,請建築師設計並請營造商幫忙蓋好房子。

雖然建屋的費用可能會增加許多,但其中的樂趣與蓋好後的家居生活品質,讓很多人樂於去嘗試。

「自建宅」最迷人之處,即房子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樣式、室內格局、房子的座向、建材與室內設計風格等等來建造自己的家。

而且可以親自監督房子營造的品質,避免施工不良的問題發生。

許多住宅的細節規劃,例如房子周圍要留多少空地、如何增加開窗讓室內空氣流通、室內動線的安排、各樓層用途、冷氣與水電管線的設置和維修等等都能在設計之初便考慮清楚,並可在節能減廢的訴求上來思考建材的選擇或營建工法的配合,達到綠建築的目標。

如何建造一棟好的住宅,有許多書籍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所謂好住宅的主客觀條件,也有一些建築師提出他們的精闢看法,若能採用其中的建議於住宅規劃之中,對建造好一棟理想的住宅,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中,我將就科學的角度來檢視好的住宅必須具備的主客觀條件。

住宅的科學可分別由物理、化學、生物、材料科學、與地球科學等不同面向來分析。

若能加上環境、人文、與藝術的思維於住宅規劃上,將更為理想。

Peter Tsai 2010/08 TaipeiCopyright© WH Tsai待續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10081613566 節能建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HOO 的頭像
    YAHOO

    知識收集中心

    YAH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